4月22日,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对永和县人民检察院呈报的《构建特色“和”文化品牌矩阵,劲催永和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批示。

县委书记高永贤批示:县检察院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使命担当,政治能力、队伍素能、业务水平等实现明显提升,特别是在构建特色“和”文化品牌矩阵上,取得可喜工作成绩,充分展现了全院干警担当作为的良好风貌,县委对检察院工作是满意的。希望继续保持奋发有为的干劲,全面履行“四大检察”职能,为加快“四县”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构建特色“和”文化品牌矩阵,劲催永和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原文如下:
近年来,永和县人民检察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创新检察文化发展形式,通过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忠诚品格、能动一体履职,打造出《红色乾坤“和”检察》系列文化品牌,使其成为永和检察的“窗口”和“名片”,成为永和检察工作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永和检察工作的亲和力、公信力和影响力。
一、推进新时代永和检察文化品牌建设的价值与优势。
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检察文化品牌代表着检察机关的形象,是加强和改进检察文化建设、提高检察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一)推进新时代永和检察文化品牌建设是实现综合能动一体履职,助推永和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多年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永和检察工作在全市处于落后局面,虽然也有相应的文化建设和品牌,但文化品牌对检察工作的贡献度和融合度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依旧存在“两张皮”的现象。检察文化品牌发展的不足限制了其与工作的深度融合,在转隶后重塑检察机关职能的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思想引领的重要作用。
(二)推进新时代永和检察文化品牌建设是提升检察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随着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永和县检察院作为全省编制最少、位置偏远落后的基层院,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离不开以“和”文化为核心的永和检察文化软实力的支撑。院党组提出“5342”工作思路,依托本地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红色资源,打造出独具永和魅力的《红色乾坤“和”检察》文化品牌,在传统地域文化、东征红色文化、法治价值文化、人文和谐文化的熏陶中,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将无我,努力把毎一种监督都融入大局,把每一个案件都办成精品,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把每一次服务都倾注民生。“小院新思想,小院大作为”的工作态势正在形成。
(三)推进新时代永和检察文化品牌建设依托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永和地处黄河中游,与陕西延川隔河相望,因红军东征而名扬天下,同时,形成了“审时度势、实事求是,依靠群众、军民一心,严守纪律、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红军东征精神。全体永和检察人追寻和合足迹,追忆东征历程,发扬东征精神,倡导和合理念,正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讲政治中锻造忠诚,在讲法治里锤练本领,在促和谐上贡献力量,朝着服务和保障永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的奋斗目标一路向前。
二、推进新时代永和检察文化品牌建设的路径思考。
新时代,永和县人民检察院紧紧围绕“红色乾坤和检察”这一文化主题,遵循检察工作的内在规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法治之和、政治之合,德治之和,为加快推进永和检察文化品牌建设破局。
(一)强化文化品牌建设理念。红色乾坤“忠”为魂,蓝色检察“和”作韵。我院坚持以永和红色东征文化为引领,“和合”地域文化为主线,法治检察文化为根基,道德廉洁文化为支撑,充分运用声光电一体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创新文化传播和推广形式,增强其辐射功能,提升《红色乾坤“和”检察》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感召力。
(二)构建“五位一体”品牌文化体系。一是萃取价值理念。我院深刻把握品牌文化的关系,结合自身实际,提炼了“政治之和、法治之和、德治之和”“三位一体”的“和合”文化理念核心,并以此为根基,萃取品牌定位、核心价值和标识,让品牌与文化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永和检察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内涵。二是统一视觉表达。在表达层面,选定“红黄蓝”三色作为标准色,体现党建文化、检察文化、地域文化品牌特征。三是梳理品牌架构。根据业务工作多元化的特点,坚持整体价值创造最大化,构建了“一主多元”品牌架构,即:《红色乾坤“和”检察》是主品牌,同时打造出《和聚河清》黄河流域检察保护及《和昶青葵》未成年人检察保护子品牌。四是打造立体传播。以讲好永和检察故事、传递永和检察声音形式,推出“时代新人说”“寻找身边美”等系列活动,通过道德讲堂、演讲比赛、知识竞赛、座谈会等方式,动员广大永和检察干警积极参与,塑造热点放大品牌声量。坚持创新驱动,通过检察开放日、上级调研检查、兄弟单位交流等方式多渠道提升品牌传播质效。坚持内容为王,注重优质内容,通过“两微一端”、门户网站等载体,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品牌传播格局,推动品牌文化落地。五是完善体系建设。通过调整班子、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双向选择等方式,完善队伍结构;通过明确机构、岗位、职责等科学完善岗位划分;通过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制定规范性文件,推动机关、人员科学规范化管理;通过同堂培训、干警上讲台等,建设专业化人才队伍,促进各项工作资源整合、力量协同和机制顺畅。
(三)构建“和”文化系列品牌矩阵。在“一主多元”品牌架构下,积极构建品牌矩阵,切实提升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工作质效。着力打造“和聚河清”黄河流域检察保护文化品牌延续了“和”这一中国文化基本思想。在全省创新设立了“永和县服务和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数字检察监督平台”,主动融入县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黄河流域社会治理体系,按照“一泓清水入黄河”工作部署,在全县构建起齐抓共管同保护母亲河的新格局。着力构建的“和昶青葵”未成年人检察保护文化品牌,将最高检在《关于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意见》总体要求中提出的“持续推进未成年人双向、综合、全面司法保护”深刻内涵融入其中。不断激励干警以“忠诚、公正、清廉、严明”的检察道德、以“爱心、责任、担当、激情”的未检精神,以政治、法治、德治之“和”呵护每一株“向日葵”茁壮成长。
三、新时代永和检察文化品牌建设的现实表现意义。
文化品牌既是一种制度体系,又是一种思想观念,更是一种法治文化载体。在传统地域文化、东征红色文化、法治价值文化、人文和谐文化的熏陶中,永和县人民检察院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构建“红色乾坤和检察”特色“永和模式”,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特色之路”。
(一)坚持能动履职,牢固树立精品办案意识。让“精品案例培育”意识贯穿办案始终是《红色乾坤“和”检察》的品牌追求,要求每一名检察人员把“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检察履职办案的基本价值追求,在精细化办案上下足功夫,积极回应时代需求,顾全社会大局,促进社会治理。在办理秦某、刘某和梁某违规使用药剂生产“毒豆芽”的案件中,承办检察官不放过每一个案件细节,多次走访县市场监管局及农业部门,委托相关部门对涉案“毒豆芽”进行鉴定,在充分核实案情后依法追究了三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侵权责任。有力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消费权益,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坚持担当作为,牢固树立极致工作意识。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坚持人性化办案原则,传递检察温度,充分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在办理的刘某等三人盗窃案的过程中,多次召开会议专项研究案件,协调多方联合召开了拟不起诉案件公开听证会,检察机关最终依法采取不起诉决定,给刚成年的青年一次改过从新的机会,让他们对未来重新建立起了信心。人性化办案原则,传达了检察温度,实现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三)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服务民生意识。践行枫桥经验是《红色乾坤“和”检察》文化品牌的内在要求。牢固树立“检察为民”意识,铺陈“人民至上”底色,用心用情办好群众身边的每一个“小案”,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在调解一起宅基地纠纷案中,联合法院“四下基层”,通过与当事人交谈、查看土地证、丈量宅基地、走访同村人,倾听双方诉求,了解问题根源,实地查看症结所在,以事实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通过沟通协调妥善解决纠纷,把群众的“操心事”办成了“顺心事”。
永和检察文化品牌的建设对新时期永和检察工作发展起到广泛的引领带动作用,《红色乾坤“和”检察》系列文化品牌已经逐渐成为增强新时期永和检察工作影响力的“助推器”,在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让社会充分了解检察工作新举措,争取更多支持力量,提升检察机关影响力、公信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